什么是乳管镜?
乳管镜(Ductoscopy),又称乳腺导管内视镜,是一根直径仅0.5-1毫米的超细软管,前端带有微型摄像头和光源。它像一名“微型侦探”,能直接进入乳腺导管内部,帮助医生观察导管壁是否光滑、有无肿块或出血,甚至能发现早期癌变的蛛丝马迹。
适用人群:
单侧乳头有血性、浆液性或清水样溢液
反复乳头溢液但超声/钼靶检查未发现异常
怀疑导管内病变(如乳头状瘤、导管内癌)
检查如何操作?
术前准备:医生会清洁乳头,用麻醉药膏局部涂抹减轻不适。
寻找开口:轻挤乳头,找到溢液的导管开口。
插入乳管镜:将镜体缓慢送入导管,注入生理盐水撑开管腔。
观察与记录:通过屏幕实时查看导管内情况,可疑区域可取样活检。
术后处理:检查后按压乳头5分钟,减少出血风险。
全程约15-30分钟,无需住院,门诊即可完成。

(医师操作乳管镜检查中)
检查时会痛吗?
大多数患者仅有轻微胀痛感,类似“输液扎针”的程度。
轻度不适:导管扩张时可能有短暂酸胀。
出血风险:极少数情况下活检后少量出血,一般可自行停止。
提示:检查时深呼吸放松,紧张可能加重不适感。

(局部麻醉后将乳管镜送入导管)
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
检查前3天避免挤压或刺激乳头。
穿宽松衣物,方便检查。
告知医生药物过敏史(尤其是局部麻醉药物过敏)。
术后护理
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或泡澡。
乳头可能有少量淡黄色分泌物,属正常现象。
若出现持续疼痛、红肿或发热,及时就医。
乳管镜的“高光时刻”:这些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导管内乳头状瘤
特点:良性肿瘤,但可能恶变。
表现:乳头单孔血性溢液,乳管镜下可见“桑葚样”肿物。
意义:早期切除可避免癌变风险。
导管扩张症/乳腺炎
特点:导管堵塞引发炎症。
表现:乳管镜下导管壁充血、分泌物浑浊。
意义: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抗炎治疗。
导管内癌(早期乳腺癌)
特点:局限于导管内的极早期癌变。
表现:导管壁僵硬、表面粗糙如“草莓”。
意义:早期发现可保乳治疗,5年生存率超95%。

正常乳管 、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导管内癌的乳管镜下图像对比[1]
为什么说它是“早期诊断神器”?
精准直达病灶:比超声/钼靶更直观发现毫米级病变。
减少盲目手术:传统需手术探查的疾病,70%可通过乳管镜明确性质,避免“白挨一刀”。
指导治疗方案:明确病变位置和范围,帮助制定微创手术计划。
乳管镜以其“纤细入微”的优势,成为乳腺疾病诊疗的重要工具。尤其对反复乳头溢液的患者,它能将诊断关口前移,让隐藏在导管深处的疾病无所遁形。如果您出现不明原因的乳头溢液,不妨我院乳腺病院门诊就诊咨询。陕西省肿瘤医院乳腺病院,为乳腺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范拥国,刘静,王改娟,等. 乳管内窥镜风险分级在乳头溢液诊疗中的应用.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2024,07(06):546-552. DOI:10.3760/cma.j.cn101548-20231230-0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