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

健康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服务 > 服务专区 > 健康知识 > 正文

肿瘤患者的中医调护

来源:中西医结合科   编辑:柴丽   发布时间:2025-04-30   点击量:   作者:贺艳丽

肿瘤患者的中医调护注重整体调理、扶正祛邪,通过调整气血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辅助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一、饮食调护(药膳调理)


1.辨证施食

遵循药食同源,结合体质选择食物,避免辛辣、肥甘厚味、发物。

气虚型:山药薏苡仁粥、党参黄芪乌鸡汤、黄芪当归鸭汤。

阴虚型:百合银耳羹、石斛炖瘦肉、金线莲炖母鸭汤、西洋参百合母鸭汤、枸杞燕窝汤。

痰湿型:黄芪薏米红豆粥、陈皮茯苓玫瑰茶。

血瘀型:山楂红糖水、四物汤煲汤、藏红花炖肉汤。

放化疗后:可选芦根汁、梨汁、甘蔗汁缓解口干咽燥;桑葚、黑芝麻缓解掉发;姜汁缓解呕吐。

2.避免禁忌

忌辛辣刺激、油腻煎炸食物;

化疗期间慎用大热(如人参、鹿茸)或大寒(如苦瓜、螃蟹)之品,需结合体质调整。

二、中药辅助

1.扶正固本

常用方剂: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等,需根据体质由中医师调整。

2.减轻放化疗副作用

恶心呕吐:半夏、生姜、竹茹;

骨髓抑制:当归、阿胶、黄芪;

口干咽燥:沙参、麦冬、生地。

注意1:中药需与西医治疗方案协同,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三、情志调护

1.疏肝解郁

情绪低落、焦虑者可用玫瑰花、合欢花泡茶,或按压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

2.心理疏导

结合中医“五志相胜”理论(如“喜胜忧”),患者可以通过听些轻音乐如《流水行云》《静水禅音》或者静坐冥想来舒缓情绪,使自己心平气和,减少肝气郁结。

3.医患沟通与家庭支持

医生应加强对患者情绪的疏导、强化其信心。家属需耐心倾听,多些关爱,避免负面刺激。

四、针灸与推拿

1.针灸

缓解疼痛:选取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改善恶心:内关、中脘穴;

提升免疫力:艾灸关元、气海穴。

每日按压3-5分钟

2.推拿/穴位按摩

轻柔按摩足三里(健脾)、涌泉穴(补肾)以增强体质,需由专业人员操作。

五、生活调理

1.作息规律

遵循“子午觉”原则(午休30分钟,晚11点前入睡),避免熬夜耗伤气血。

2.适度运动

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以“微汗”为度,避免过劳。

3.环境调理

保持居室通风、阳光充足,体虚者注意避风寒。

六、注意事项

1.避免误区

不盲目进补或滥用偏方,需结合体质辨证;

中医调护需与手术、放化疗等现代医学结合,不可替代规范治疗。

2.个体化方案

肿瘤类型、分期、治疗阶段及患者体质差异大,调护方案需由中医师量身定制。

特别提醒:肿瘤患者进行中医调护前,务必与主治医生及中医肿瘤专科医师沟通,确保调护方案的安全性及协同性。定期复查,动态调整方案。

(此文目的在于进行公益科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