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

健康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服务 > 服务专区 > 健康知识 > 正文

耄耋老人患癌“食难下咽” “精准放疗”挽救患者生命

来源:放疗医院一病区   编辑:柴丽    审核:郭晓龙   发布时间:2025-09-08   点击量:   作者:王锋刚

半年前,汪奶奶发现舌头右边长了个黄豆大的小疙瘩,不痛不痒就没当回事。可两个月后,这个小疙瘩突然开始"作怪"——疼得奶奶吃饭像"吞刀子",说话也变得含含糊糊。家人赶紧带她去医院,结果查出是"舌鳞状细胞癌"。

手术还是放疗?高龄患者的艰难选择

在当地就医的汪奶奶,被建议手术切除肿瘤,但汪奶奶和家人都犯了难,81岁高龄,心脏还装着支架,糖尿病也来"凑热闹",手术风险太高;术后可能失去大半舌头,连稀饭都喝不利索。经过反复商量,多方咨询后,他们选择到陕西省肿瘤医院接受更温和的根治性放疗。

放疗一病区王锋刚副主任医师在接诊患者后,迅速安排了全面的检查。考虑到患者已过八旬,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同时有营养不良等症状,果断地联系了医院肿瘤多学科诊疗(MDT)团队。该团队由放疗科、头颈外科、影像科和病理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组成,共同商讨最佳治疗方案。在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下,通过CT技术进行精准定位,采用瓦里安直线加速器进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治疗前,医护团队就做足了准备,提前使用黏膜保护剂,手把手教奶奶用淡盐水漱口,像给口腔"穿雨衣"。营养师定制高蛋白流食,每天加餐6顿,保证奶奶体力跟得上。治疗室里医师耐心安抚奶奶,分散注意力,经过30次放疗后,复查时,连医生都惊喜:"肿瘤基本消失了!"更让家人欣慰的是,奶奶全程没遭罪,现在还能啃最爱的苹果了。

专家解读:放疗为何成高龄患者优选?

王锋刚副主任医师表示:医生会对高龄患者做手术非常谨慎,是因为根治手术需要全身麻醉,对心肺功能要求很高。术后恢复过程也漫长,可能伴有感染、无法进食等风险。对于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身体机能下降,常常还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气肿等多种基础疾病,让他们无法承受手术风险。而根治性放疗具有:

保功能:早期舌癌放疗治愈率超80%,且舌头灵活度几乎不受影响。

低风险:现代精准放疗(如调强技术)误差小于1毫米,连唾液腺都能避开。

少遭罪:配合黏膜保护措施,多数人仅轻微口干,比术后长期鼻饲舒服得多。

放疗医院一病区主任郭俊俊表示: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消灭肿瘤,更是为了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让患者活得更长、更好。看到一位高龄老人因为放疗后又能顺畅地喝下一碗粥、吃下一碗面条,脸上重现笑容时,我们作为医生,会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专家简介:

 

(此文目的在于进行公益科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