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陕肿

乳腺病院

放疗医院

妇瘤病院

肿瘤内科病院

门急诊科

肿瘤外科手术平台

远程会诊中心

医技科室

健康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陕肿 > 放疗医院 > 放疗一病区 > 健康教育 > 正文

"医生,我怕放疗把我'烧坏'了!"——TOMO技术为双侧乳腺癌患者解开"心结"

来源:放疗医院一病区   编辑:柴丽    审核:郭晓龙   发布时间:2025-09-11   点击量:   作者:郭俊俊 柴丽

"医生,我的两侧乳腺都要做放疗,我怕把我烧坏了怎么办?"近日,45岁的西安患者王女士在陕西省肿瘤医院放疗医院一病区医办室里紧攥着检查单,声音有些发颤。刚做完双侧乳腺癌根治术的她,又查出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辅助放疗迫在眉睫,但传统放疗可能带来的心肺损伤、皮肤灼伤等风险让她夜不能寐。


精准放疗:像"隐形手术刀"一样保护正常组织

"别担心,我们现在有更安全的选择。"接诊的郭俊俊主任指着屏幕上的TOMO治疗示意图解释道:"它就像一台智能'狙击枪',360度旋转照射时,射线会主动绕开心脏、肺和皮肤,只精准打击肿瘤区域。"她翻出陕西省肿瘤医院的类似案例,如有双侧乳腺癌伴胸骨转移患者,TOMO技术不仅同步覆盖了双侧胸壁和淋巴结,还避开了胸骨后的重要器官,治疗结束后连皮肤都只有轻微发红。

更让王女士安心的是,TOMO治疗前每次都会像做CT一样重新定位,"哪怕治疗期间咳嗽导致身体移动1毫米,系统都能立即调整,绝不会'误伤'"。

温暖体验:放疗病区里的"特殊关怀"

治疗当天,放疗区医生为王女士准备了补偿垫,"这是专门提高治疗效果的'隐形盾牌',凉凉的能缓解不适。"躺上治疗床时,她发现借助双臂支架的托举,举臂姿势比想象中轻松。20分钟的治疗结束后,王女士惊喜地发现:"除了有点累,喉咙稍微发干,根本没有'烧灼'的感觉!"

我院第四代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

重生之路:从"恐惧辐射"到"主动科普"

接受TOMO放射治疗的王女士,如今成了病区里的"TOMO宣传员"。她常对新病友说:"看我这气色,哪像天天'挨辐射'的人?"最近复查显示,她的心肺功能完全正常,而原本担心的治疗不舒适并不存在。更让她感动的是,医院还为她安排了心理疏导和营养指导。

郭俊俊主任表示,随着TOMO技术在陕西省肿瘤医院的成熟应用,越来越多的双侧乳腺癌患者正像王女士一样,在"精准打击肿瘤"与"温柔守护健康"的双重保障下,走出阴霾。

相关知识链接:

对于双侧乳腺癌术后患者,辅助放疗是降低复发风险的关键步骤,但传统放疗常面临照射范围大、心肺保护难等问题。而TOMO技术通过360度螺旋照射和CT影像引导,实现毫米级精准定位,即使双侧乳房、胸壁及淋巴结需同步照射,也能灵活调节剂量分布。此外,TOMO能一次性覆盖长达1.35米的病灶范围,双侧乳腺癌患者无需反复摆位,治疗效率大幅提升。对于术后解剖结构复杂或存在个体差异的患者,其动态追踪和剂量衔接功能进一步确保了治疗的精确性与安全性。

指导专家:




(此文目的在于进行公益科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