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

健康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服务 > 服务专区 > 健康知识 > 正文

防治乳腺癌 从规范筛查做起

来源:乳腺病院一病区   编辑:柴丽    审核:郭晓龙   发布时间:2025-10-23   点击量:   作者:李飞 柴丽

开展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从而实现早治疗,增加治疗成功的机会,降低死亡率。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年龄为45~54岁,比欧美国家要提前10年左右。陕西省肿瘤医院乳腺病院一病区主任医师李飞表示,建议中国女性从40岁开始接受乳腺癌筛查。但如果是有乳腺癌家族史、乳腺良性疾病史等乳腺癌高危人群,乳腺癌筛查要提前。

那么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应该怎样选择筛查方法呢?

李飞主任医师推荐非高风险人群这样筛查:

20-39岁:每个月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方法为:一看(在镜前看乳房形状是否异常);二摸(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手指并拢指腹平摸);三挤(挤压乳头是否有溢液)。如有异常或疑问,及时进行乳腺癌彩超检查。

40-49岁:每个月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钼靶检查。

50-69岁:每个月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每1-2年进行乳腺钼靶联合体查,必要时联合超声检查(致密乳腺者);

70岁以上:每个月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每2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摄片,必要时联合超声(致密乳腺者)。

如果你有以下情况,需要让专科医生评估乳腺癌高危风险:1、有乳腺癌家族史:多名亲属患有乳腺癌或者亲属很年轻就患乳腺癌;2、有乳腺良性疾病史:如复杂性囊肿、复杂性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硬化性乳腺病等。3、未生育或者35岁以后才生育。生育后未哺乳,多次人流史、性生活不和谐等;4、月经初潮早,比如12岁以前;闭经晚,比如55岁以后;5、外源性雌激素的摄入:雌激素替代疗法等;6、社会及职业因素:电离辐射,工作压力等。 如确认为高危人群,需听从医生的筛查建议。

生活中如何降低乳腺癌风险?

李飞主任医师表示,除了定期筛查外,生活中做到戒烟限酒,不熬夜不久坐,保持健康体重,每周至少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尽量30 岁前生育,母乳喂养至少1年,慎重选择围绝经期的雌激素补充治疗等可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专家简介:

(此文目的在于进行公益科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