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我院16名专家由姚俊涛副院长带队参加了西安医学院2015年硕士研究生导师培训会,标志着我院与西安医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工作正式启动。
培训会上,第四军医大学董晓建教授、省医院邱健教授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亚军教授等导师介绍了创新模式下的研究生代教经验,并进行了分组讨论。我院的16位导师在姚俊涛副院长的主持下,与高新医院的3位导师进行了热烈探讨。李雪萍副校长进行了大会总结,并从导师履行、出科考核、团队精神、导师评价、思想教育和组织纪律等六个方面对导师和研究生提出了希望和建议。通过培训,我院16名导师对今后的研究生培养形成三个共识。
共识一:立足临床,精准定位。经教育部和国家卫计委共同批准,我院将要培养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面向临床、立足实践的应用型医学人才。正如唐俊琪校长在培训会的主题报告中强调,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培养适应能力强、知识面广、临床科研思辨能力强、有临床发展潜力的好医生。为有效实现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培接轨,省卫计委黄斌副处长详细介绍了我省规培工作的计划、进展和要求,给接轨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方向。
共识二:注重技能,四证合一。我们的硕士研究生要在3年时间内,获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称为“四证合一”。特别是后两个证书,完全是从临床实践出发,注重临床技能,需要经过严格的全国统一考试才能获得。研究生处周连锁副处长详细解读了研究生培养方案、导师管理办法、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及研究生请假制度等政策,为保证“四证合一”制定了可行的实施方案。
共识三:模式创新,经验共享。我们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显著不同,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从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培并轨。我们利用每周周六时间进行理论课讲授,压缩实验研究的时间,把培养重点放在临床技能培训上,为并轨提供时间和精力保证。二是导师组负责制。聚集不同学科、甚至不同专业导师形成导师组指导同一个学生,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吸纳不同导师的临床经验,也有利于跨学科、跨专业形成创新。三是多学科轮转制。内科系列的研究生至少轮转6个二级学科,外科系列的至少轮转4个二级学科,每个学科的轮转不少于3个月。
下一步,我院将根据西安医学院的招生计划、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等文件,制定详细、可行的培养计划和考核标准。(科教与学科建设部 张燕军 王婷)